噴涂路面裂縫成因及控制措施
噴涂路面裂縫的產生對建筑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,并且嚴重影響了結構的正常使用。因此,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,務必要加強對裂縫的控制,消除建筑物的裂縫隱患,從而提高工程的質量。
噴涂路面裂縫的成因
1.噴涂路面材料的配合比
由于配合比不當導致噴涂路面開裂,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。首先,通常情況下,預拌噴涂路面石子粒徑應在5?~35?mm,而含砂率應在35%左右,但在實際的噴涂路面制作過程中,施工人員沒有嚴格依據噴涂路面的配合比要求進行,導致原材料的配合比不正確,造成噴涂路面裂縫的產生;其次,在配合比的設計過程中水灰比等不同,噴涂路面的各種性質不佳;最后,在噴涂路面制作中還需摻入各種外加劑,由于需要添加的外加劑種類較多,施工人員往往沒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外加劑的種類。
2.氣溫的影響
除受噴涂路面材料自身特性的影響外,噴涂路面的質量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大,包括溫度和濕度。當外界環境溫度發生改變時,噴涂路面內部會產生拉應力,當拉應力超過噴涂路面自身的抗拉強度時,噴涂路面表面就會開裂。外界施工溫度較低時,則極有可能在噴涂路面表面產生較大的裂縫。一般在實際施工過程中,施工人員可能會忽視外界溫度變化,尤其是在冬季施工時,由于沒有及時采取保溫措施,導致噴涂路面出現裂縫。
3.后期養護不夠
噴涂路面的養護工作不到位,是目前施工中出現噴涂路面裂縫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通常情況下,噴涂路面澆筑完成之后,其本身含有的水分足夠水泥水化反應的需要。但由于后期養護工作不當,導致噴涂路面的表面很多水分流失,噴涂路面產生塑性變形,形成裂縫,而且在露天施工過程中,噴涂路面的表面水分蒸發更快,加劇體積收縮。為此,噴涂路面澆筑后的一段時間是噴涂路面養護的關鍵,也是減少噴涂路面裂縫必須重視的環節。
噴涂路面裂縫控制措施
1.原材料的選擇
工程質量的高低與施工材料的選擇是否正確直接相關。在噴涂路面攪拌前,務必慎重選擇水泥和摻合料。在選購相關原材料時,采購人員應該選擇水化熱較低的水泥,并盡可能降低水泥的單位使用量,以提高噴涂路面的抗裂性能。
對原材料的各個組分,細骨料細度模數應控制在2.4以上,而含泥量控制在1%內,盡可能使用低水熱化水泥,控制原材料的質量,不使噴涂路面產生收縮。粗骨料應該選取粒徑大、強度高的骨料,這樣不但可以獲得較小的空隙率及表面積,還減少了水泥的用量,降低水化熱,限制了裂縫的開展。
2.加強噴涂路面的養護工作
噴涂路面的養護是為了使噴涂路面可以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,所以養護工作的原則應該避免噴涂路面內外溫差過大,盡量減小不同時間段澆筑的噴涂路面之間的溫度差。
噴涂路面養護一方面要確保噴涂路面施工時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,不會發生干縮變形;另一方面,確保水泥水化反應的正常進行,保證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。為了避免內外溫差過大,施工單位可以依據實際情況,制訂合理的噴涂路面養護時間,采取保溫保濕的養護辦法,并用薄膜覆蓋噴涂路面表面和底面,澆水養護。
3.加強工程監督管理
施工單位應該建立自身的工程監督管理部門,嚴格管理日常施工,同時還需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,相關人員在進場前,需要進行培訓,保證他們可以及時發現施工中的問題,并及時糾正。與此同時,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噴涂路面裂縫現象,相關監管部門一定要加強對噴涂路面裂縫的管理工作,以此逐漸提高噴涂路面的制作工藝,避免施工中裂縫的產生。